核心提示:每年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寓意“压住邪祟”。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北京90名10...
调查|青岛:压岁钱都去哪儿了 "充公"存银行(青岛早报)
春节刚刚过去,正当不少人感慨钱包变瘪了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却是“赚”得盆满钵流,压岁钱收到了不少,成了十足的“小财主”。这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压岁钱打算怎么花?如何处理也成为不少家长的“难题”。记者调查发现,选择把这笔钱存进银行的人最多,其次是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更有年轻家长将钱存进“风头正劲”的余额宝。
“保守派”:
家长“充公”存进银行
“叔叔阿姨给的钱,妈妈先替你保管着。”这句话似乎是几代人从小到大听到的最多的“谎言”。从记者的调查来看,很多孩子的压岁钱被家长“充公”存进银行。“现在孩子的岁数太小,全放在孩子那里也不妥当,需要有个途径让家长有所控制,知道孩子把钱花到哪里了。”市民吴女士这样表示,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她建立了一个账本,“账本由孩子保管,钱归大人保管,孩子要花钱就拿着账本支取,我认为这样能指导孩子合理地花钱。”“大头存银行,小头留给孩子平时支取花。”市民常先生这样说,他孩子今年6岁,“压岁钱留给孩子的印象是钱来得很容易,所以不能全部由他来支配,我每年都是和孩子一起去银行把钱存在孩子的户头里作为以后的教育基金。”
记者采访发现,家长这种做法的占到了一半以上,存进银行躺在账户里在他们看来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已经不错了,我们小时候的压岁钱都交给了父母,最后也都不见踪影,现在的家长还想着给孩子建立个人账户,这是对孩子的尊重。”80后李女士去年刚生的孩子,今年就获得了8000元的压岁钱,她这样感慨说。
不过,这些家长均以稳妥为考虑,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还没有太多的考虑,常常让这些压岁钱躺在银行“睡大觉”,成了真正的“闲钱”,想跑赢通胀更是无从谈起。